close

報告:中國共享單車用戶過億,3.4億人看網絡直播

前言

1997年,國傢主管部門研究決定由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牽頭組織有關互聯網單位共同開展互聯網行業發展狀況調查,自1997年至今CNNIC已成功發佈39次全國互聯網發展統計報告,本次是第40次報告。CNNIC的歷次報告見證瞭中國互聯網從起步到騰飛的全部歷程,並且以嚴謹客觀的數據,為政府、企業等各界瞭解中國互聯網絡發展動態、制定相關決策提供重要支持。

自1998年以來,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形成瞭每年年初和年中定期發佈《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的慣例。隨著互聯網對於整體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及文化建設等各方面影響日益深入,以及國傢“網絡強國”戰略的推進,作為互聯網發展的見證者,CNNIC也提升瞭互聯網對於整體社會應用調查的廣度與深度。本次報告主體部分由基礎資源和個人應用兩個部分構成:基礎資源篇主要介紹中國互聯網基礎資源發展情況;個人應用篇主要介紹網民規模和結構、互聯網接入環境、個人互聯網應用的發展狀況。我們希望通過以上兩方面內容,準確、客觀的反映我國2017年上半年互聯網及信息化發展狀況。

最後,向接受第40次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調查的朋友表示最誠摯的謝意!同時也向在本次《報告台中電器行推薦》的數據采集工作中,給予支持的政府、企業以及其他相關機構,表示衷心的感謝!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2017年7月

報告摘要

一、基礎數據

◇截至2017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51億,半年共計新增網民1992萬人。互聯網普及率為54.3%,較2016年底提升瞭1.1個百分點。

◇截至2017年6月,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7.24億,較2016年底增加2830萬人。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人群占比由2016年底的95.1%提升至96.3%。

◇截至2017年6月,中國網民中農村網民占比26.7%,規模為2.01億。

◇截至2017年6月,中國網民通過臺式電腦和筆記本電腦接入互聯網的比例分別為55.0%和36.5%;手機上網使用率為96.3%,較2016年底提高1.2個百分點;平板電腦上網使用率為28.7%;電視上網使用率為26.7%。

◇截至2017年6月,中國網站總數為506萬個,“.CN”下網站數為270萬個。

二、趨勢特點

基礎資源保有量居世界前列,出口帶寬大幅增長

截至2017年6月,我國IPv4地址數量達到3.38億個、IPv6地址數量達到21283塊/32地址,二者總量均居世界第二;中國網站數量為506萬個,半年增長4.8%;國際出口帶寬達到7,974,779Mbps,較2016年底增長20.1%。

中國網民規模達7.51億,數字技術助推經濟社會轉型

截至2017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到7.51億,半年共計新增網民1992萬人,半年增長率為2.7%。互聯網普及率為54.3%,較2016年底提升1.1個百分點。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數字技術正在加速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成為促進我國消費升級、經濟社會轉型、構建國傢競爭新優勢的重要推動力。

手機網民占比達96.3%,移動互聯網主導地位強化

截至2017年6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7.24億,較2016年底增加2830萬人。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由2016年底的95.1%提升至96.3%,手機上網比例持續提升。上半年,各類手機應用的用戶規模不斷上升,場景更加豐富。其中,手機外賣應用增長最為迅速,用戶規模達到2.74億,較2016年底增長41.4%;移動支付用戶規模達5.02億,線下場景使用特點突出,4.63億網民在線下消費時使用手機進行支付。

商務交易類應用保持高速增長,促進消費帶動轉型升級

2017年上半年,商務交易類應用持續高速增長,網絡購物、網上外賣和在線旅行預訂用戶規模分別增長10.2%、41.6%和11.5%。網絡購物市場消費升級特征進一步顯現,用戶偏好逐步向品質、智能、新品類消費轉移。同時,線上線下融合向數據、技術、場景等領域深入擴展,各平臺積累的龐大用戶數據資源進一步得到重視。

互聯網理財市場趨向規范化,線下支付拓展仍是熱點

2017年上半年,互聯網理財用戶規模達到1.26億,半年增長率為27.5%,互聯網理財領域線上線下正在整合各自在流量、技術和金融產品服務的優勢,步入從對抗競爭走向合作共贏的發展階段,網貸理財產品收益率持續下降,行業朝向規范化發展;線下支付領域依舊是市場熱點,網民在超市、便利店等線下實體店使用手機網上支付結算的習慣進一步加深,網民中在線下購物時使用過手機網上支付結算的比例達到61.6%,在深耕國內市場的同時,我國網絡支付企業紛紛拓展市場潛力巨大的海外市場。

在線教育、網約車服務規模保持增長,共享單車豐富出行方式

截至2017年6月,公共服務類各細分領域應用用戶規模均有所增長,在線教育、網約出租車、網約專車或快車和共享單車用戶規模分別達到1.44億、2.78億、2.17億和1.06億。在線教育市場迅速發展,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產業升級;網約車市場經歷資本驅動的急速擴張階段,進入規范化發展道路;共享單車豐富市民出行方式,技術與資本推動行業蓬勃發展。

基礎資源篇

第一章 互聯網基礎資源

一、互聯網基礎資源概述

截至2017年6月,我國IPv4地址數量為3.38億個,IPv6地址21283塊/32。

我國網站總數為506萬個,半年增長4.8%;“.CN”下網站數為270萬個。

國際出口帶寬為7,974,779Mbps,半年增長20.1%。

2016.12-2017.6中國互聯網基礎資源對比

二、IP地址

截至2017年6月,我國IPv6地址數量為21283塊/32,半年增長0.4%。

全球IPv4地址數已於2011年2月分配完畢,自2011年開始我國IPv4地址總數基本維持不變,截至2017年6月,共計有33845萬個。

三、網台中電器批發商

截至2017年6月,中國網站[指域名註冊者在中國境內的網站。]數量為506萬個,半年增長4.8%。

註:數據中不包含.EDU.CN下網站

四、網絡國際出口帶寬

截至2017年6月,中國國際出口帶寬為7,974,779Mbps,半年增長率為20.1%。

主要骨幹網絡國際出口帶寬數

個人應用篇

第二章網民規模與結構

一、網民規模

(一)總體網民規模

截至2017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到7.51億,半年共計新增網民1992萬人。互聯網普及率為54.3%,較2016年底提升1.1個百分點。

2017年上半年,我國網民規模增長趨於穩定,互聯網行業持續穩健發展,互聯網已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數字技術正在加速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成為促進我國消費升級、經濟社會轉型、構建國傢競爭新優勢的重要推動力。同時,在線政務、共享出行、移動支付等領域的快速發展,成為改善民生、增進社會福祉的強力助推器。

伴隨著我國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相關行業監管體系也逐步完善。2017年上半年,國傢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出臺《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管理實施細則》,對互聯網站、應用程序、即時通信工具、微博、直播等服務提出規范化管理要求,進一步提高互聯網服務管理規范化、科學化水平,促進互聯網服務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二)手機網民規模

截至2017年6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7.24億,較2016年底增加2830萬人。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由2016年底的95.1%提升至96.3%。

隨著我國移動互聯網進入穩健發展期,行業整體向內容品質化、平臺一體化和模式創新化方向發展。首先,各移動應用平臺進一步深化內容品質提升,專註細分尋求差異化競爭優勢;其次,各類綜合應用不斷融合社交、信息服務、交通出行及民生服務等功能,打造一體化服務平臺,擴大服務范圍和影響力;最後,移動互聯網行業從業務改造轉向模式創新,引領智能社會發展,從智能制造到共享經濟,移動互聯網的海量數據及大數據技術的應用,為社會生產優化提供更多可能。

(三)農村網民規模

截至2017年6月,我國網民中農村網民占比26.7%,規模為2.01億;城鎮網民占比73.3%,規模為5.50億,較2016年底增加1988萬人,半年增幅為3.7%。

城鄉互聯網普及率持續提升,但城鄉差距仍然較大。普及接入層面,農村互聯網普及率上升至34.0%,但低於城鎮35.4個百分點;互聯網應用層面,城鄉網民在即時通信使用率方面差異最小,在2個百分點左右,但商務交易類、支付、新聞資訊等應用使用率方面差異較大,其中網上外賣使用率差異最大,為26.8%。農村互聯網市場的發展潛力依然較大。

(四)非網民現狀分析

截至2017年6月,我國非網民規模為6.32億。上網技能缺失以及文化水平限制仍是阻礙非網民上網的重要原因。調查顯示,因不懂電腦/網絡,不懂拼音等知識水平限制而不上網的比例分別為52.6%和26.9%;由於不需要/不感興趣而不上網的比例為11.2%;受沒有電腦,當地無法連接互聯網等上網設施限制而無法上網的比例分別為9.3%和6.2%。

提升非網民上網技能,降低上網成本以及提升非網民對互聯網需求是帶動非網民上網的主要因素。截至2017年6月,非網民中願意因為免費的上網培訓而選擇上網的人群占比為22.1%;由於上網費用降低及提供無障礙上網設備而願意上網的比例分別為21.8%和19.3%;出於溝通、增加收入和方便購買商品等需求因素而願意上網的比例分別為24.8%、19.6%和14.6%。

二、網民結構

(一)性別結構

截至2017年6月,中國網民男女比例為52.4:47.6,同期全國人口男女比例為51.2:48.8,網民性別結構趨向均衡,且與人口性別比例基本一致。

(二)年齡結構

截至2017年6月,我國網民仍以10-39歲群體為主,占整體的72.1%:其中20-29歲年齡段的網民占比最高,達29.7%,10-19歲、30-39歲群體占比分別為19.4%、23.0%。與2016年底相比,40歲及以上中高齡群體占比增長1.7個百分點,互聯網繼續向這個年齡群體滲透。

(三)學歷結構

截至2017年6月,我國網民依然以中等學歷群體為主,初中、高中/中專/技校學歷的網民占比分別為37.9%、25.5%。與2016年底相比,網民的學歷結構變化不大。

(四)職業結構

截至2017年6月,中國網民中學生群體占比仍然最高,為24.8%;其次為個體戶/自由職業者,比例為20.9%;企業/公司的管理人員和一般職員占比合計達到15.1%。

(五)收入結構

截至2017年6月,網民中月收入[其中學生收入包括傢庭提供的生活費、勤工儉學工資、獎學金及其它收入,農民收入包括子女提供的生活費、農業生產收入、政府補貼等收入,無業、下崗、失業群體收入包括子女給的生活費、政府救濟、補貼、撫恤金、低保等,退休人員收入包括子女提供的生活費、退休金等。]在2001-3000元及3001-5000元的群體占比較高,分別為15.8%和22.9%。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網民的收入水平也逐年增長,較2016年底,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網民人群占比提升瞭2.1個百分點。

第三章互聯網接入環境

一、上網設備

2017年上半年,網民使用手機和電視上網的比例較2016年底均有所提升。截至2017年6月,我國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達到96.3%,較2016年底增長瞭1.2個百分點;智能傢居行業快速發展,智能電視作為傢庭娛樂設備的上網功能進一步顯現,使用電視上網的比例為26.7%,較2016年底增長瞭1.7個百分點;與此同時,使用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上網的比例分別為55.0%、36.5%、28.7%,較2016年底分別下降瞭5.1、0.3和2.8個百分點。

二、使用場所

截至2017年6月,我國網民在傢裡通過電腦接入互聯網的比例為85.9%,與2016年底相比下降1.7個百分點,在單位、網吧、公共場所通過電腦接入互聯網的比例均有提升,在學校通過電腦上網的比例略有下降。

三、上網時長

2017年上半年,我國網民的人均周上網時長為26.5小時,與2016年基本持平。

第四章個人互聯網應用發展狀況

2017年上半年,我國個人互聯網應用保持快速發展,各類應用用戶規模均呈上升趨勢,其中網上外賣和互聯網理財是增長最快的兩個應用,半年增長率分別為41.6%和27.5%,網絡購物仍保持較快增長,半年增長率為10.2%;手機應用方面,手機外賣、手機在線教育課程用戶規模增長最為明顯,半年增長率分別為41.4%和22.4%。

基礎應用用戶規模趨於穩定,提供精準優質內容服務為重點方向

即時通信、搜索引擎、網絡新聞作為基礎的互聯網應用,用戶規模在2017年上半年趨於穩定。即時通信市場差異化進一步凸顯,領先企業著力流量入口潛力挖掘、內容服務連接能力和商業模式成熟度培養三方面;搜索引擎應用繼續保持移動化趨勢,人工智能實際應用效果尚未對用戶體驗帶來明顯提升,市場成長面臨較大壓力;網絡新聞應用呈現出資訊聚合平臺化、跨界競爭激烈化和技術核心化三方面趨勢;社交應用內外發力,內部聚焦優質內容生產,外部積極與多產業拼接融合。

商務交易類應用保持高速增長,帶動國民消費升級

2017年上半年,商務交易類應用持續高速增長,網絡購物、網上外賣和在線旅行預訂用戶規模分別增長10.2%、41.6%和11.5%。網絡購物市場消費升級特征進一步顯現,用戶偏好逐步向品質、智能、新品類消費轉移,線上線下融合向數據、技術、場景等領域深入擴展,各平臺積累的龐大用戶數據資源進一步得到重視;外賣行業發展進一步成熟,平臺深耕現有業務與橫向拓展,但食品和送餐交通安全仍是發展挑戰;國民消費升級帶動旅行預訂需求增長,“提直降代”力度加大,平臺在機票業務方面淪為流量入口,酒店預訂方面不斷對外拓展國際酒店業務,提升盈利能力。

互聯網理財市場趨向規范化,線下支付拓展仍是熱點

2017年上半年,互聯網理財領域線上線下正在整合各自在流量、技術和金融產品服務的優勢,步入從對抗競爭走向合作共贏的發展階段,網貸理財產品收益率持續下降,行業朝向規范化發展;線下支付領域依舊是市場熱點,網民在超市、便利店等線下實體店使用手機網上支付結算的習慣進一步加深,在深耕國內市場的同時,我國網絡支付企業紛紛拓展市場潛力巨大的海外市場。

網絡娛樂類應用用戶規模穩步增長,行業不斷向正規化發展

2017年上半年,網絡娛樂類應用進一步向移動端轉移,手機網絡音樂、視頻、遊戲、文學用戶規模增長率均在4%以上,其中手機網絡遊戲增長率達到9.6%。網絡遊戲行業營收規模顯著增長,遊戲與IP其他環節產業的聯動日益加深;逐步推進的生態化和嶄露頭角的國際化是網絡文學行業2017年上半年的兩大主要發展特征,版權收入有望成為行業營收增長的核心;網絡視頻行業,各大視頻網站均佈局包括文學、漫畫、影視、遊戲及其衍生產品的泛娛樂內容新生態,生態化平臺的整體協同能力正在逐步凸顯;以秀場直播和遊戲直播為核心的網絡直播業務保持瞭蓬勃發展趨勢,運營正規化和內容精品化是當前發展的主要方向。

在線教育、網約車服務規模保持增長,共享單車豐富出行方式

截至2017年6月,公共服務類各細分領域應用用戶規模均有所增長,在線教育、網約出租車、網約專車或快車和共享單車用戶規模分別達到1.44億、2.78億、2.17億和1.06億。在線教育市場迅速發展,人工智能技術驅動在線教育產業升級;網約車市場經歷資本驅動的急速擴張階段,回歸以全局為重的規范化發展道路;共享單車豐富市民出行方式,技術與資本推動行業蓬勃發展。

2016.12-2017.6中國網民各類互聯網應用的使用率

2016.12-2017.6中國網民各類手機互聯網應用的使用率

一、基礎應用類應用發展

1.1即時通信

截至2017年6月,即時通信用戶規模達到6.92億,較2016年底增長2535萬,占網民總體的92.1%。其中手機即時通信用戶6.68億,較2016年底增長2981萬,占手機網民的92.3%。

即時通信市場兩極化差異進一步凸顯:針對垂直場景或小眾用戶需求的即時通信產品仍將連接用戶作為主要功能,以擴大用戶規模、提升服務水平作為主要目標;而以微信和QQ為代表的第一梯隊即時通信品牌則致力於構建用戶、內容和服務三者間的連接,進而推動即時通信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核心流量入口。

總體而言,處於市場領先地位的即時通信應用在2017年上半年的變化特點主要集中於流量入口地位、內容與服務連接能力和商業模式成熟度三個方面:

首先,即時通信作為移動互聯網流量核心入口的地位已經確立。數據顯示,即時通信的用戶滲透率不僅超過九成,明顯領先其他手機應用。此外,通過對過去半年新上網的用戶進行調查可以發現,即時通信在新網民各類應用中的滲透率排名第一,達到80.8%,高於排名第二的搜索引擎16.9個百分點。新網民對即時通信的接受程度明顯高於其他互聯網應用,因此預期未來即時通信的核心流量入口地位將更加鞏固。

其次,以微信為代表的即時通信產品著力提升其連接服務與內容的能力。在連接服務方面,微信小程序於2017年1月正式上線,初步構建起將自身海量流量分發向各類其他互聯網服務的新型生態。在連接內容方面,微信於5月上線“搜一搜”和“看一看”功能,利用即時通信平臺上的社交關系鏈為用戶推送優質內容。

最後,即時通信產品商業模式成熟度不斷提升,企業營收顯著增長。通過為各類增值業務輸送流量,即時通信產品擺脫瞭依靠自身業務難以變現的問題,形成瞭蓬勃發展的產業生態。2017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騰訊以即時通信業務為核心的相關業務板塊營收同比增幅均在40%以上;得益於直播業務的不斷成熟,陌陌在今年第一季度的營收同比增幅達到421%。

1.2搜索引擎

截至2017年6月,我國搜索引擎用戶規模達6.09億,使用率為81.1%,用戶規模較2016年底增加707萬,增長率為1.2%;手機搜索用戶數達5.93億,使用率為81.9%,用戶規模較2016年底增加1760萬,增長率為3.1%。

2017年上半年,搜索引擎應用繼續保持移動化趨勢。用戶方面,手機端用戶增長幅度遠超整體應用的漲幅。企業方面,移動搜索對整體流量的貢獻率持續提高,移動營收成為行業收入增長支柱:百度財報數據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移動營收在總營收中占比達70%,高於去年同期的60%;同期搜狗財報顯示,移動端搜索流量同比增長50%以上,移動搜索收入對整體搜索收入的貢獻提升到72%。

人工智能成為推動搜索引擎算法持續改進的核心技術,但用戶體驗的提升效果尚難以量化。在移動智能硬件入口端,語音、圖像搜索請求量與日劇增,正在趕超文字鍵入搜索;在模糊搜索與個性化推薦方面,融合人工智能的匹配算法使搜索引擎能夠理解內容,針對模糊需求提供搜索結果,並可圍繞用戶屬性、習慣和興趣標簽提供更加個性化的主動推薦,例如通過算法推薦的信息流模式,正在替代用戶的一部分主動搜索行為。但基於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算法改進,仍需數據和時間的積累,在產品層面的用戶體驗提升尚未出現突破性的進展,一搜即達、知識圖譜等更加精準和全面的搜索服務還未進入用戶視野。

搜索引擎行業面臨較大的競爭壓力,廣告營收同比增速和凈利潤均出現下降,創新商業模式成為行業重要關切。搜索引擎行業外部競爭壓力較大,垂直應用如網購、旅遊、新聞、社交領域的搜索快速發展,搜索引擎的商業模式與產品服務創新進程相對落後;行業內部面臨新進入者的競爭壓力,微信搜索的加入將對現有格局產生影響;用戶搜索流量增長乏力,來自PC端的搜索需求已接近飽和,而移動端的搜索需求則分流明顯;增強現實技術正在逐步獲得實踐應用、在線流媒體服務興盛、原生廣告與內容營銷需求日益旺盛,廣告主可選擇的廣告形式更加豐富、議價能力提高,搜索關鍵字廣告的優勢減弱。

1.3網絡新聞

截至2017年6月,我國網絡新聞用戶規模為6.25億,半年增長率為1.7%,網民使用比例為83.1%。其中,手機網絡新聞用戶規模達到5.96億,占手機網民的82.4%,半年增長率為4.4%。

網絡新聞是中國互聯網發展最早的互聯網應用之一,作為信息台中家電行獲取的基礎應用,網絡新聞服務形式已經從早期的以采編分發為主的自主傳播模式轉化到以用戶資訊需求為主的資訊平臺供給模式。目前,新聞資訊領域主要體現出三個特點:

首先,資訊聚合平臺化趨勢促進分工進一步明確。資訊聚合平臺較以往以自主采集分發為主的新聞運營模式在內容形式和規模有極大提升,而在這種趨勢下,網絡新聞的提供者和分發平臺的分工也進一步清晰。內容制作方已經從以往以專業媒體為主轉換到專業機構與自媒體並存,而作為內容聚合的平臺方主要以技術為核心進行產品運營、資訊分發、用戶維系等工作。

其次,整體資訊內容過剩,跨界競爭日趨激烈。平臺化的資訊傳播模式促使大量內容提供者湧入,形成專業媒體、自媒體同臺競爭的格局。這種情況一方面拓展瞭信息類型,從以往文字、圖片擴展至視頻、直播;另一方面服務模式也與視頻、微博、直播等應用存在交集。在這種形勢下,資訊聚合平臺不僅與專業新聞網站形成競爭態勢,同時也與其他應用形成潛在競爭關系。

最後,技術成為新聞資訊平臺的核心競爭力。內容及用戶的增多也對資訊平臺提供的內容質量及傳遞的精準性造成挑戰。這種情況促使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技術發展成為資訊服務平臺的核心競爭力。未來大數據、神經網絡、自然語言理解、自動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將促使資訊聚合平臺在資訊推薦、營銷推廣乃至更深入的內容制作、互動溝通等方面取得進一步發展。

1.4社交應用

截至2017年6月,使用率排名前三的社交應用均屬於綜合類社交應用。微信朋友圈、QQ空間作為即時通信工具所衍生出來的社交服務,用戶使用率分別為84.3%和65.8%;微博作為社交媒體,得益於名人明星、網紅及媒體內容生態的建立與不斷強化,以及在短視頻和移動直播上的深入佈局,用戶使用率持續回升,達38.7%,較2016年12月上升1.6個百分點。垂直類社交應用中,豆瓣作為興趣社交應用的代表,用戶使用率為8.6%。

2017年上半年,各類社交平臺內部聚焦優質內容生產,外部積極與多產業拼接融合。

從行業內部來看,內容成為各社交平臺體現價值的主要表現形式,平臺成為連接優質內容生產方和用戶的窗口,內容生產方從專業媒體、公關機構、大V向網絡紅人、粉絲及普通用戶延伸。內容品質的不斷提升,提高瞭用戶付費意願,推進平臺進一步完善優質內容付費服務模式。同時,社交平臺進一步推進用戶分級,為不同用戶提供不同服務,提高優質內容推送的精準度,提升用戶的會員付費意願。

從行業外部來看,社交平臺的移動性使行業不斷與其他領域拼接融合,從網紅、直播、社群等緊密相關的細分領域,到廣告、遊戲、電商、金融、O2O等,在相關產業鏈尋求更大發展及變現機會。廣告仍是社交平臺商業化的主要模式,2017年上半年,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綜合社交平臺基於用戶屬性與興趣,利用圖片、文字、視頻等展現方式,開展精準廣告推廣。

二、商務交易類應用發展

2.1網絡購物

截至2017年6月,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到5.14億,相較2016年底增長10.2%,其中,手機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到4.80億,半年增長率為9.0%,使用比例由63.4%增至66.4%。

網絡購物市場消費升級特征進一步顯現。一是品質消費,網民願意為更高品質的商品支付更多溢價,如樂於購買有機生鮮、全球優質商品等;二是智能消費,智能冰箱、體感單車等商品網絡消費規模相比去年有大幅度增長;三是新商品消費,掃地機器人、洗碗機、等新商品消費增長迅猛。除國民人均收入提升、年輕群體成為網絡消費主力等因素外,電商企業渠道下沉和海外擴張帶動瞭農村電商和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使農村網購消費潛力和網民對全球優質商品的消費需求進一步得到釋放,進一步推動瞭消費升級。

線上線下融合向數據、技術、場景等領域深入擴展。2017年上半年,電商企業加快與實體零售企業投資合作,探索在數據、供應鏈、支付、物流、門店、場景、產品等全方位實現整合互通和優勢互補。同時,以便利店為代表的線下零售業態成為市場佈局熱點,多傢便利店企業獲得巨額融資。伴隨融合不斷深入,線上線下邊界模糊化、零售業態碎片化、消費場景智能化的全新商業形態正在形成。

數據資源競爭白熱化,數據安全與數據開放共享成為企業和政府面臨的發展挑戰。菜鳥物流與順豐物流數據接口之爭、線上平臺與線下企業開展投資合作等市場行為無不反映出數據已經成為互聯網時代商業競爭中企業重要的無形資產和制高點。而企業如何獲取數據以及界限,如何構建開放、公平、安全的數據信息共享機制已成為政府和企業共同面對的問題。

2.2網上外賣

截至2017年6月,我國網上外賣用戶規模達到2.95億,較2016年底增加8678萬,增長率達到41.6%。其中,我國手機網上外賣用戶規模達到2.74億,增長率為41.4%,使用比例達到37.9%,提升10個百分點。

在行業發展進一步成熟,盈利水平較低的情況下,外賣平臺深耕現有業務與橫向拓展成為必然選擇。外賣業務上,各平臺仍在投入巨額補貼以提高市場滲透率,同時繼續推進精細化運營以提升用戶體驗,如為用戶提供食品安全理賠保險服務、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升級物流調度引擎等。業務拓展上,外賣互聯網企業加快向綜合生活服務平臺過渡的步伐,開始利用外賣物流系統提供更多品類、場景的配送服務,如日用百貨、鮮花蛋糕以及送藥、跑腿代辦等生活服務。

食品安全和送餐交通安全仍是外賣行業面臨的兩大發展問題。食品安全方面,2017年上半年多傢平臺因存在無證店鋪、商鋪超范圍經營等問題受到食藥監局通報,部分問題商鋪被下線。送餐安全方面,由於外賣平臺主要采用眾包模式運營,配送體系缺乏統一規范和管理,配送員超速行駛、駛入機動車道、闖紅燈等情況時有發生。外賣平臺在超出自身運營維護能力的情況下大肆擴張、過分強調業績指標是導致外賣行業食品和交通安全問題出現的重要因素。

2.3旅行預訂

截至2017年6月,在網上預訂過機票、酒店、火車票或旅遊度假產品的網民規模達到3.34億,較2016年底增長3441萬人,增長率為11.5%。在網上預訂火車票、機票、酒店和旅遊度假產品的網民分別占比37.6%,19.1%,20.5%和9.3%。其中,手機預訂機票、酒店、火車票或旅遊度假產品的網民規模達到2.99億,較2016年底增長3717萬人,增長率為14.2%。我國網民使用手機在線旅行預訂的比例由37.7%提升至41.3%。其中,手機預訂酒店的使用率提升幅度最大。

國民消費升級激發更多潛在需求,旅行預訂企業競逐市場拓展盈利空間。

在線機票領域,“提直降代”力度加大,OTA[OTA(Online Travel Agent),即在線旅遊代理商]平臺機票業務成為流量入口。繼國內航空公司著手落實國資委“直銷業務提升至50%”任務後,OTA平臺機票業務收益漸漸趨向於“零傭金”,盈利空間被不斷擠壓。與航空公司相比,OTA平臺能夠一站式提供更多的航空公司和航班選擇以及接送機、酒店等搭配服務,其機票代理仍為彼此不可或缺的戰略業務,更多的承擔著流量入口職責。

酒店預訂領域,對外拓展國際酒店業務,對內向二三線城市滲透,提升盈利能力。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遊客源國和全球第四大入境旅遊接待國,OTA平臺或投資並購海外旅遊公司或與海外酒店直連合作,加速佈局全球酒店業務。與此同時,國內旅遊自由行模式興起,小長假周邊旅遊發展迅速,二三線城市酒店預訂需求攀升,OTA平臺從盈利性最高的區域拓展,下沉渠道、服務,深挖二三線城市酒店預訂市場潛力。

旅遊度假產品預訂領域,OTA推進線上線下融合,定制遊成平臺佈局重點。隨著在線流量紅利消失,線上獲取客戶成本變高,而二三線城市居民門店消費習慣仍在,OTA平臺頻繁並購線下旅行社進行實體店佈局,拓展新的客源空間。此外,消費升級背景下,定制遊需求大幅增加,其國內市場處於培育階段並分化成雙重格局。一方面,創業型企業面臨資源整合和流量獲取壓力轉向企業客戶求生存;另一方面,大型OTA平臺開發新旅遊度假產品,在定制遊市場中展開競爭。同時,小型旅遊電商借助社交平臺挖掘用戶消費潛力,以巴士遊切入目的地最後一公裡市場。

三、網絡金融類應用發展

3.1互聯網理財

截至2017年6月,我國購買互聯網理財產品的網民規模達到1.26億,較2016年底增加用戶2724萬人,網民使用率從13.5%升至16.8%。

與零售業態相似,互聯網理財領域線上線下正在經歷流量、技術和金融產品服務整合,步入從對抗競爭走向合作共贏的發展階段。2017年上半年,互聯網理財在渠道和技術領域融合態勢初步顯現,理財平臺開始引入基金公司、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開放貨幣基金代銷渠道和人工智能技術服務。市場的新變化將進一步推動互聯網理財行業發展:渠道融合來看,擁有流量的互聯網平臺開放入口豐富瞭線上理財產品,用戶購買傳統金融機構理財產品更便捷;技術融合來看,平臺數據、技術開放將提升金融機構產品、服務與用戶需求之間的匹配效率,加速理財產品和模式創新,滿足用戶多樣性的理財需求。

網貸理財產品收益率持續下降,行業朝向規范化發展。2017年上半年,受流動性收緊影響,互聯網貨幣基金、互聯網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有較大幅度增長,收益率普遍達到4%以上。與之相反,P2P網貸理財產品收益率則呈現持續下降趨勢,這種變化一方面源於網貸平臺運營和獲客成本增加,更重要的是源於行業監管政策的日趨嚴格和規范。在2016年國務院正式出臺《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後,部分平臺根據監管細則在2017年上半年完成整改,部分高收益、高風險的劣質網貸平臺則退出市場,使行業收益率回歸到更合理的水平。6月,整治工作宣佈延期一年,網貸理財行業在2017年轉型探索後將進一步規范化發展。

3.2網上支付

截至2017年6月,我國使用網上支付的用戶規模達到5.11億,較2016年12月,網上支付用戶增加3654萬人,半年增長率為7.7%,我國網民使用網上支付的比例從64.9%提升至68.0%。其中,手機支付用戶規模增長迅速,達到5.02億,半年增長率為7.0%,網民手機網上支付的使用比例由67.5%提升至69.4%。

線下支付領域依舊是市場熱點,網民在超市、便利店等線下實體店使用手機網上支付結算的習慣進一步加深。本次調查數據顯示,網民中在線下購物時使用過手機網上支付結算的比例達到61.6%。在線下消費使用手機網上支付的用戶中,有35.1%用戶表示日常線下消費更多使用手機網上支付,有31.8%用戶表示更多使用現金、銀行卡支付,其中一線城市線下消費更多使用手機網上支付的比例達到40.9%。

在深耕國內市場的同時,我國網絡支付企業紛紛拓展海外市場。一方面,我國支付企業采取與當地商戶合作的方式,深挖海外旅遊支付場景,以滿足國內出境遊網民境外支付需求為帶動,逐步向當地消費者滲透。另一方面,通過收購、註資、開展戰略合作等方式更為快速地搶占海外市場,加速我國支付企業的全球化佈局。我國網絡支付應用正在快速向全球不同區域的網民觸達,海外市場的拓展也將為我國支付企業的發展帶來更為廣闊的空間和強有力的國際競爭力。

四、網絡娛樂類應用發展

4.1網絡遊戲

截至2017年6月,我國網絡遊戲用戶規模達到4.22億,較去年底增長460萬,占整體網民的56.1%。手機網絡遊戲用戶規模為3.85億,較去年底增長3380萬,占手機網民的53.3%。

2017年上半年國內網絡遊戲行業發展穩定,營收規模顯著增長,遊戲與IP產業鏈上其他環節的聯動日益加深。從遊戲本身的發展來看,競技與社交仍是促使重度遊戲保持極高營收能力的核心元素,而隨著遊戲用戶群體的不斷垂直細分,作為小眾市場的單機遊戲有望成為新的行業增長點。

從行業發展上看,營收增長與產業聯動加深是2017年上半年網絡遊戲行業兩大發展特點。在行業營收上,以手機遊戲作為核心動力的網絡遊戲市場營收依舊保持高速增長。財報數據顯示,騰訊和網易作為國內最大的兩傢遊戲公司,其2017年第一季度的遊戲業務營收同比增長分別達到34%和78.5%。在產業聯動上,網絡遊戲廠商與文學、影視企業的合作日益緊密,從上遊IP生產到下遊IP變現的產業鏈更加穩固。阿裡遊戲、萬達院線、藍港互動等遊戲廠商陸續在2017年上半年公佈瞭IP改編遊戲計劃,並聯合優酷、愛奇藝等視頻網站進行影視作品協同營銷。

從遊戲類型上看,競技屬性仍是目前拉動網絡遊戲營收顯著增長的核心要素,而以線上作為主要分發渠道的PC單機遊戲市場潛力初步顯現。競技遊戲在今年上半年的PC和手機端均延續瞭強大營收能力,以此為基礎衍生出的賽事活動等周邊產業生態呈現繁榮景象,推動阿裡巴巴、蘇寧、京東等電商企業先後“跨行”進入這一領域。此外,雖然PC端單機遊戲已經淪為遊戲行業的垂直小眾市場,但國內用戶付費能力的提升和版權環境的改善使得其逐漸展現出較強發展潛力。有數據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海外單機遊戲發行平臺steam在中國擁有超過1500萬用戶,環比增長率達到57%,廣闊的市場空間吸引以騰訊為代表的國內遊戲廠商開始進入該領域進行佈局。

4.2網絡文學

截至2017年6月,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到3.53億,較去年底增加1936萬,占網民總體的46.9%,其中手機網絡文學用戶規模為3.27億,較去年底增加2291萬,占手機網民的45.1%。

逐步推進的生態化和嶄露頭角的國際化是網絡文學行業2017年上半年的兩大主要發展特征。隨著行業寡頭化的加劇,資金與版權資源充沛的大型網絡文化娛樂集團不斷推進以網絡文學IP為核心的生態化建設,與此同時,中國網絡文學作品開始在海外受到青睞,網絡文學作品出海將成為行業下一步發展重點。

在生態化建設方面,以網絡文學IP為核心的生產和改編被作為行業發展的核心工作得到持續推進,版權收入有望成為行業營收增長的核心。數據顯示,2016年網絡文學行業版權收入的占比同比增長近一倍,預示瞭未來網絡文學版權收入在行業營收中將逐漸占據更加重要的地位。為此,阿裡文學與優酷、阿裡影業合作,閱文集團與萬達影業、騰訊遊戲合作,分別設立專項基金鼓勵網絡文學作者生產優質內容,並提供集團其他業務資源為網絡文學IP變現鋪平道路。

在國際化發展方面,海外讀者對於中文網絡文學的興趣不斷提升,使得網絡文學企業將拓展海外業務列為發展新方向。海外讀者對於國產網絡文學興趣強烈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國產網絡文學為海外讀者提供瞭低成本瞭解中國的渠道,使得網絡文學逐漸成為中國文化輸出的方式之一;其二,國產網絡文學行業在國內經過長期、激烈的競爭,已經擁有相當高的產業成熟度,作品數量和質量均相比從前明顯提高。在這些因素的推動下,海外中文小說翻譯網站蓬勃發展,閱文集團旗下起點國際也在今年5月宣佈正式上線,成為其海外佈局的開端。

4.3網絡視頻

截至2017年6月,中國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5.65億,較2016年底增加2026萬人,增長率為3.7%;網絡視頻用戶使用率為75.2%,較2016年底提升0.7個百分點。其中,手機視頻用戶規模為5.25億,與2016年底相比增長2536萬人,增長率為5.1%;手機網絡視頻使用率為72.6%,相比2016年底增長0.7個百分點。

2017年上半年,網絡視頻行業繼續在競爭中發展,各大視頻網站都在努力佈局包括文學、漫畫、影視、遊戲及其衍生產品的泛娛樂內容新生態,生態化平臺的整體協同能力正在逐步凸顯。

政策方面,國傢相關部門加強對網絡視頻行業內容監管審查,進一步促進行業規范發展。繼2016年對直播節目、新聞信息服務、網生內容進行監管後,2017年6月,國傢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再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網絡視聽節目創作播出管理的通知》,強調網絡視聽節目要與廣播電視節目同一標準和尺度。政策管控有利於行業整體內容質量提升,對各播出平臺的內容佈局產生較大影響。

視頻內容方面,版權內容趨於穩定,自制內容迅速發展,短視頻內容重獲關註。2017年,各大視頻網站依舊花重金購買版權劇、版權綜藝節目以保證流量,同時也加大對自制劇、自制綜藝節目的投入,大陣容、大資本、大制作正在成為網絡劇、網絡綜藝節目發展的新常態。大型視頻平臺內部的影視企業也加速進行上遊佈局,實現對影視IP的全產業鏈開發,為視頻網站提供內容動力。此外,各大視頻網站在今年都將短視頻列為自身娛樂生態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利用視頻內容的長尾效應。

商業模式方面,視頻廣告形式不斷突破,用戶付費、衍生產品迅速發展,視頻網站盈利模式多元化。近年來,網絡視頻內容營銷潛力不斷爆發,除劇內植入廣告外,劇外原創貼、創可貼、移花接木等創意式植入渠道備受廣告主好評。同時,視頻用戶付費習慣逐漸養成,用戶付費市場急速增長,依托於影視劇IP的其他收入模式,如遊戲、衍生周邊等業務收入規模也得到增長,促進行業盈利良性循環。此外,視頻網站的直播頻道/直播產品、短視頻的繁榮,都會帶動增值服務模式發展。

4.4網絡音樂

截至2017年6月,網絡音樂用戶規模達到5.24億,較去年底增加2101萬,占網民總體的69.8%。其中手機網絡音樂用戶規模達到4.89億,較去年底增加2138萬,占手機網民的67.6%。

整合集團資源與完善版權佈局是2017年上半年國內網絡音樂市場的主要發展方向:

對於內部資源的持續整合仍是目前各大網絡音樂集團的首要工作。經歷連續並購之後,國內網絡音樂市場寡頭化趨勢已經十分明顯。騰訊、阿裡等音樂集團通過並購獲得瞭大量品牌和產品資源,如何對這些資源進行有效整合並在各產品間形成差異化是這些音樂集團面臨的重要難題。2017年上半年,QQ、酷我、酷狗三傢品牌音樂正式合並為騰訊音樂娛樂集團;阿裡音樂收購線下演唱會票務平臺大麥網試圖打造“線上音樂+線下演唱會票務”的O2O模式;網易雲音樂則宣佈拆分為獨立公司,並完成瞭A輪融資。

在整合資源的同時,網絡音樂廠商的版權佈局也在持續推進。隨著國內網絡音樂版權環境的不斷完善,盜版侵權現象在過去兩年中受到嚴厲打擊,行業不法侵權行為明顯減少,版權資源對網絡音樂廠商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在這一大背景下,差異化的版權資源逐漸成為各大網絡音樂平臺的核心競爭力,吸引各網絡音樂廠商投資音樂版權市場。2017年上半年,小米和騰訊先後與包括華納、環球、索尼在內的三大國際唱片公司達成版權合作,網易雲音樂在最近一輪融資中也表示新引進的資金將投入到版權體系的建設中。

4.5網絡直播

從網絡直播[本次調查的網絡直播服務包括體育直播、真人聊天秀直播、遊戲直播和演唱會直播。]的內容類別來看,遊戲直播和真人秀直播用戶使用率明顯增長。截至2017年6月,網絡直播用戶共3.43億,占網民總體的45.6%。其中,遊戲直播用戶規模達到1.80億,較去年底增加3386萬,占網民總體的23.9%;真人秀直播用戶規模達到1.73億,較去年底增加2851萬,占網民總體的23.1%。

以秀場直播和遊戲直播為核心的網絡直播業務保持瞭蓬勃發展趨勢,多傢大型直播平臺在2017年上半年完成高額融資。從行業發展來看,網絡直播行業的運營正規化和內容精品化是其目前發展的兩大主要方向。

遊戲和真人秀直播的運營正規化進程在上半年得到有力推進。自去年底《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出臺以來,針對網絡直播平臺低俗內容的治理行動在今年上半年陸續展開。1月,文化部召開網絡表演企業通氣會,要求各直播平臺對違規內容進行全面自查自清,並開展“雙隨機、一公開”執法檢查,重點打擊“三俗”等違規內容。4月,北京市網信辦等相關部門約談今日頭條、火山直播、花椒直播,依法查處上述網站涉嫌違規提供涉黃內容,責令限期整改。經過多番治理,低俗網絡直播內容已經基本絕跡,清朗的網絡直播空間逐漸形成。

直播平臺將優勢資源集中於PGC內容(專業生產內容)生產,使得網絡直播內容的精品化成為未來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與2016年有所不同的是,網絡直播行業在快速發展過程中專業化程度逐漸提高,直播平臺對於PGC內容創作的資源傾斜力度加大,使得非專業的UGC內容(用戶生產內容)很難再與之抗衡。節目特色、媒體資源與運營能力將成為未來網絡主播的三大核心競爭優勢。騰訊旗下NOW直播和YY旗下虎牙直播均在上半年推出激勵原創內容生產者的生態扶持計劃,設立專項基金並投入媒體資源對主播的內容創作、曝光、運營等各環節進行支持。

五、公共服務類應用發展

5.1在線教育

截至2017年6月,中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1.44億,較2016年底增加662萬人,半年增長率為4.8%;在線教育用戶使用率為19.2%,較2016年底增加0.4個百分點。其中,手機在線教育用戶規模為1.20億,與2016年底相比增長2192萬人,增長率為22.4%;手機在線教育用戶使用率為16.6%,相比2016年底增長2.5個百分點。

少兒英語在線教育市場迅速發展。2016年以來,以VIPKID、噠噠英語、51Talk青少英語等為代表的線上品牌英語培訓機構迅速占領市場,新東方、學而思等傳統線下機構也都紛紛佈局,在線少兒英語培訓市場呈激烈競爭態勢。其中,一二線城市因為經濟水平較高、父母教育觀念較先進、互聯網科技較發達等原因成為在線少兒英語教育的主導消費區域,未來三四線城市發展空間較大。

人工智能技術驅動在線教育產業升級。2017年人工智能教育產品陸續問世,從滬江網的“Uni智能學習系統”到學霸君的“高考機器人”,再到英語流利說的“AI英語老師”,人工智能技術開始進入和影響在線教育。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領域的落地場景主要包括語言類口語考試和智能閱卷、自適應學習、虛擬學習助手和專傢系統,基本覆蓋“教、學、考、評、管”全產業鏈條。部分在線教育平臺通過引入人工智能技術提升服務效果,采用技術引流與直播課程形式相結合吸引用戶付費,另一部分技術導向型企業則利用技術輸出的形式與體制內學校合作,將人工智能運用於口語測評、智能評卷等場景,商業前景向好。

5.2網約車

截至2017年6月,我國網約出租車用戶規模達到2.78億,較2016年底增加5329萬,增長率為23.7%。網約專車或快車用戶規模達到2.17億,增長率為29.4%,用戶使用比例由23%提升至28.9%。

網約車市場經歷資本驅動的急速擴張階段,回歸以全局為重的規范化發展道路。

網約車新政給市場退燒,行業發展方向已定,各地實施細則兼顧城市發展調整準入門檻。2016年11月施行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立足城市生態化發展全局,適度調控網約車運營服務標準,化解瞭網約車急速發展帶來的不公平競爭,促進行業進一步規范、協調、有序發展。隨後,全國共有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杭州等42個城市根據自身發展,出臺瞭政策寬松不一的網約車管理實施細則。其中,一線城市本地戶籍、本地牌照的要求,有助於“城市病”的防控治理;中小城市不對戶籍做限制,並且放寬對車輛本身的性能要求,在一定程度促進瞭就業的多元化。

網約車企業應對監管政策,分道尋求新的發展空間。網約車新政實施半年以來,企業積極探索,拓展盈利方式。首汽集團從巡遊出租車運營模式,積極向網約車運營服務轉型、擴張,同時搭建開放加盟平臺。神州優車圍繞汽車服務,構建租車、專車、汽車金融、汽車電商四大運營體系支撐未來發展。滴滴調整平臺價格策略,部署多元化業務格局,拓展拼車、租車服務,以及海外市場營運業務。不僅如此,面對網約車的激烈競爭,傳統巡遊出租車網絡化轉型升級已是大勢所趨,滴滴以互聯網軟件服務平臺身份介入,在以網絡技術驅動效能提升方面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5.3共享單車

共享單車服務自2016年下半年起在資本的大力推動下實現瞭快速發展,小型共享單車創業公司不斷湧現,行業頭部品牌則在不足一年的時間裡完成多輪融資。截至2017年6月,共享單車用戶規模已達1.06億,占網民總體的14.1%,其業務覆蓋范圍已經由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滲透,融資能力較強的共享單車品牌則開始涉足海外市場。

共享單車的蓬勃發展得益於三點主要因素:其一,移動上網設備的普及和移動網絡環境改善為共享單車業務大范圍鋪開奠定瞭基礎;其二,一二線城市公共交通網絡雖然發展日趨完善,但仍不能覆蓋到用戶出行的“最後一公裡”;其三,國內良好的融資環境成為共享單車業務快速發展的催化劑,推動共享單車可以在極短時間內完成大范圍鋪開。對於交通壓力較大的一線城市而言,“公共交通+共享單車”的出行方式為市民出行提供瞭簡單、經濟、高效的解決方案,是互聯網服務在線下惠及民生的具體表現。但在蓬勃發展的同時,共享單車帶來的市政管理、押金監督和服務運營等問題也逐漸受到社會重視。

市場洗牌重組和引入技術創新將成為共享單車行業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市場方面,共享單車行業的洗牌重組態勢已經初步形成。共享單車創業公司雖然大量出現,但小型創業公司的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均相對較差,很難與具備先發優勢的領先企業競爭,行業寡頭化趨勢在所難免。技術方面,技術創新能力將成為行業差異化競爭的核心。共享單車帶來的市政管理、押金監管問題不容忽視,將物聯網、衛星定位、互聯網信用等新技術與共享單車進行融合創新將促進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






愛極客轉載本文隻以信息傳播為目的,不代表認同其觀點和立場;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

聯系郵箱:fankui#igeek.com.cn(請將#替換成@)


arrow
arrow

    jxx713pr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